欢迎访问澳门威斯尼斯8883入口!今天是:
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 集团首页 >> 招生就业 >> 职业规划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张根华:“互联网+”大赛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产业的互动模式探析 ——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6日 00:00    作者:张根华    来源: 澳门威斯尼斯8883入口     点击率:

【摘要】

    本文基于“互联网+”大赛的大背景,探索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与产业的互动模式,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成

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普遍问题包括: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错位、产学互动模式在“

互联网+”大赛视域下的不完善,以及高校创新创业导师资源的短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产业的认

知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高校在导师培训与引进上的机制存在不足。然而,通过对

常熟理工学院的实证分析,发现学校已经成功地缩小了与产业界的交流鸿沟,通过深化产学合作、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以及强化内部支撑,为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种在“

互联网+”大赛视域下与产业界更有效互动的参考模型。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


【文本引用】

张根华:“互联网+”大赛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产业的互动模式探析——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大

学生就业,2023(12):46-54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伴随着科技与信息的繁荣,我们正身处于一个跨时代的交叉点,

一个既继承了工业化遗产,又充分融合了数字经济特色的时代。其中,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显然

已成为这一历史变迁的核心力量,推动社会各领域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一转变,从根本上,是对过去

工业化模式的挑战与突破。此中,“互联网+”的概念与实践,更是彰显了其深度和广度,从最初的消费域到

后来的农业、医疗、教育等,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受到其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变革莫测的环境中,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与挑战。[1]

如何在培育未来人才的过程中更好地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教学结合,如何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数字时代

的需求,以及如何将学术界的科研创新与产业界的实际需求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都已成为高等教育界亟须解

答的课题。[2]在探索这一新时代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尽管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都在努力尝试与实践,但现实中仍

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惑,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创新项目与产业需求的错位、产学研合作的困境等。因此,深入

研究某一高校的实践与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旨在剖析其在“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实践,探讨其成功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

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实际脱节的三大困境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需求的错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创新的定位方面,许多大学生创

业者选择了已有模式的重复和模仿,不能准确定位市场的真实需求,存在所谓“追热”现象。创业者在选择创新

方向时缺乏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深入判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是一味地盲目跟风,没有形成真

正能够引领市场的独特核心技术或商业模式。同时,也存在过于依赖营销包装而非技术推动的问题,创新的产品

没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这种没有定位到市场真实需求的创新项目,

往往难以与产业前沿、市场实际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很难成为有价值的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在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方面,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过于注重创意,而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行之有效的商业计

划,导致创新的项目在商业模式上存在模糊性,盈利预期也不明确。创业者思考不够全面系统,没有考虑将创新

的技术产品转化为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路策划。因此,这类创新项目往往容

易陷人开发完成后无人问津的困境,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面临持续亏损、难以为继的困境。这与

产业对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条件显然存在严重脱节。


在技术竞争力方面,个别大学生创业者过于依赖个人水平和经验的积累,没有建立起专业化的技术研发团队,

也缺乏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对技术路线的规划。因此,这类创新的技术门槛普遍不高,产品和服务很容

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乃至替代,没有形成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及保护,导到创新的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与产业对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条件严重不符。


所以,大学生创新的定位、商业模式和技术竞争力方面都与产业实际的条件存在着明显的脱节,这导致创新项

目与产业的对接存在很大困难,其产出的产业价值和市场前景值得质疑。


(二)产学互动模式的不足

在信息互通方面,高校与企业之间还缺乏快速便捷的在线互动平台,导致双方获取信息渠道狭窄,难以实现资

源高效共享。具体来看,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互动,现在仍以线下的产学研讨论会、项目路演等活动为主,这需要

双方投人大量时间与成本,效率低下。与互联网时代提供的信息快速传播形成对比,这种线下互动方式已经明显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双方获取对方动态的渠道有限,高校对企业实际需求的把握不够全面充分企

业对高校资源情况也没有全方位的了解,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存在严重阻碍。如果不能建立更加开放便捷的在线

互动平台,实现人才、项目、资金等信息的高效对接,产学双方就很难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

匹配。


在合作模式上,当前的产学合作还局限于应用性项目委托、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学生实习等较为浅层的形式,缺

乏深度的战略合作。高校与企业在理念文化上存在一定隔阂,前者注重基础研究,后者侧重产品应用,这导致双

方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向上难以对接,深化合作的基础不足。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与资源深度融合还非

常少见,高校与企业无法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的协同创新。如果不能推动产学双方形成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研发平台、人才基地、孵化器等,就很难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在激励机制上,现有政策法规没有出台足够有力的措施,去支持和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也缺乏约束

机制规范合作过程,这导致合作双方在参与深度合作时,难以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合作积极性受到削弱。

如果不能完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双方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派共享、互利共赢,就很难推动产学关系

实现纵深发展。


所以,在信息交流、合作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互联网时代产学关系和互动模式仍存在一些短板,这需要通

过建立便捷互动平台、拓展合作模式、完善政策支持等方式加以改善,以推动产学关系向纵深发展,实现资源深

度融合。


(三)创新创业导师资源的短缺

当前,高校面临创新创业导师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业导师数量明显不足。多数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与创业导师数量严重失衡,单个导师需要同时指导

多个项目,难以保证指导质量。导师数量不足直接制约了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和创业项目指导的规模。具体来看,

一方面,高校开设的创业类课程数量逐年增加,但增速远超过创业导师队伍扩充速度,导致单个导师指导项目负

荷过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产学研深度合作,高校内部培养导师的速度跟不上创业课程需求增长速度,无法快

速扩充规模。这两方面原因导致目前高校内部自培养的创业导师与创业课程严重失衡,直接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

的持续发展。

二是创业导师结构不合理。高校创业导师队伍以中青年自主创业者为主,缺乏富有成功创业和管理经验的领军型

人才,行业分布集中于互联网、融投资等热门领域,而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成功创业者较少。这导致创

业导师队伍指导视野局限,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指导需求。具体来看,高校内部培养的创业导师大多是自主创业

未超过10年的中青年教师,成功创业经验和系统管理能力有限。而高校也没有形成规范的引进机制,不能有效吸

引不同领域的成功创业者入驻校园担任导师,导致创业导师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这直

接导致创业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结构性失衡。

三是创业导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创业导师虽有创业经历,但系统理论知识不足,对项目运营管理、团队建

设、资本运作等关键环节指导经验有限。还有一些导师过于依赖个人经验,缺乏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和指导能力,

这影响了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具体来看,一方面,高校内部培养的创业导师多数依靠个人经验指导学生,

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创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指导易陷入经验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导师之间经

验分享平台,优秀指导案例难以推广,导师整体指导能力难以提高。这两方面问题导致目前创业导师队伍专业指

导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质量。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脱节的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对产业认知不足导致创新项目脱离实际

首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度集中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尽管获得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但长期沉浸

在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单一形式中,缺少与社会实际的接触,这样难以对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形成直观

的理解,特别是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动向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认知偏差比较大。这会导致在选择创业项目和方向

时,无法准确判断自身兴趣专长与市场需求是否契合,选题存在盲目性,并且方案设计也存在影响可行性的漏洞。

在校园这个相对“温室”中长大这种限制,是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学校需要与企

业加强合作,邀请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行业专家来校开设创业及行业分析相关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产

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际考察,对接产业前沿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通过支持学生

加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训练营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更广泛的行业经验,开拓思路,补充大学创新创业教

育的不足。这需要校企紧密协作,共同努力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和经验。


其次,由于没有实际从业经历,大学生对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需求的判断还存在一定偏差,难以准确预测和规避商

业风险,这就导致其制定的创业计划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脱节,存在不切实际的困境。社会经验的缺乏使大学

生对产业政策环境、市场竞争态势、技术发展方向等的判断存在盲区,无法准确预测业务的可行性和盈利模式的科

学性,同时也难以针对目标用户制定出令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方案。这需要学校与投资人、成功创业者加强对接,

通过案例分析、虚拟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市场规律,使创业方案更贴近市场实际;还可以组建导师

团队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指导,帮助学生弥补经验不足之处。


最终,当前大学的创业教育过于简单化,更侧重于传授统筹管理类的通用知识,而很少涉及专业领域的技能培养,

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成功创业除了需要扎实的管理知识,还必须加强专业领域的技

术积累与经验。然而当前教学中行业分析案例和实际操作训练还非常不足,这需要与企业合作丰富案例库,增加项目

驱动教学,强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4]同时,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创业实训基地,支持学生深入一线企业,提高工

程实践能力。


(二)高校创新创业与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制约产学交流

当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仍以校内教师为主,真正来自产业界的专家所占比例较少,导致视角存在一定局限,

更看重项目的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理念层面的创新创意,而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盈利模式设计、产业需求匹

配度等产业应用价值的评判关注不够。但产业应用价值是衡量一个创新创业项目最重要的方面,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能

否实现产业化和产生经济价值,所以指导力量结构的学术性倾向影响了对创业项目产业化潜力的准确评判,也导致企业

对项目价值的认可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校企在项目孵化培育等方面的后续合作。需要通过吸收更多来自产业一线的成功

创业者和资深管理专家加入指导队伍,并增加产业应用价值相关标准的立项评分比重,使项目更符合产业实际需求。


第二,企业没有充分介入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过程,给项目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导致项目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无法通过

企业的专业培育形成具备产业化潜力的优质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上存在一定差异。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养,而企业更看重人才的应用技术,这造成了学校注重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

新思维,相对忽视项目的产业化可能性,而企业更看中项目的市场前景和产业需求契合度,这种理念差异导致了企业不

愿过多投入其中,两者合作成效受限。[5]因此需要加强沟通,让学校意识到产业导向的重要性,让企业也参与到课程和

项目设计中,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许多科研成果过于理论和学术化,与产业实际应用还有距离,无法有效转化为企业

需要的技术和产品,这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学校的技术优势也无法通过产业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

大化。原因在于学校科研评价过于强调论文数量与质量,缺乏对产业化成果的激励导向,同时企业也没有提供足够的产

业化需求信息,学校科研人员局限于学术圈子,对市场需求认知不足。这需要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平台、构建

技术转移转化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手段,强化成果产业化导向,实现科技创新链各环节的衔接,促进科研成

果高效转化。


(三)高校对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和引进的机制存在不足

首先,高校对创新创业导师的职业定位认识不清晰,缺乏明确的岗位条件和标准。部分高校简单地认为创业导师就是创

业者,忽视了导师需要具备系统完善的创业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等专业能力,其选拔标准存在明显漏洞,

导致任课导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创业经验和指导能力。[6]具体来看,高校在创业导师的选拔使用中,一是对学科背景条件

不明确,导致部分导师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在项目运营管理、财务控制、法律风险预判等

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二是对工作经历条件过于宽泛,没有考量导师是否具备成功的创业经历,导致部分导师停留

在书本理论层面,缺乏实战经验的指导很难让学生真正受益;三是选拔程序简单,过于强调申报材料而缺乏面试环节,

无法全面评估导师的综合素质。这些问题导致当前高校创业导师队伍专业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导师还处于摸索创业

阶段,难以承担起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的重任。


其次,高校内部没有建立系统的创业导师培养机制,导师队伍自身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置标准化的创业

导师培训课程,现有培训也主要停留在讲座分享层面,没有形成导师职业技能的专项培训。同时,导师培训与职称评定

没有挂钩,导师加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导师实习实践的机会,导师很难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也没有建立导师

间交流学习的平台,导师无法相互借鉴指导思路。这些问题导致创业导师专业成长乏力,无法通过内部培养不停优化提

升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